微风依旧 > 都市言情 > 唐朝好地主:天子元从 > 第647章 与皇帝共天下

第647章 与皇帝共天下(2 / 3)

了,相比起范阳卢氏等小规模的种植、纺织,武家现在杀入这个产业,那可是一来就是要搞规模化的。

不仅仅是种植园上的规模化,还有纺技术的飞跃突破提升。

“你这是要把白叠布的价格打下来啊,本来贵比锦绣,你这么一弄,岂不要跟素绢一样便宜。”

“也没那么快,量没么大,但价格肯定是要降一些的,以后不断下跌是必然。”

马周提醒武怀玉,“现在不少人弹劾你种,说你用上好良田种,占用耕地,武家会吃人呢,这个事情还是得注意一下的,否则越传越厉害,对你也不利。”

“你说这事,之前太子也提醒过我,我也早想到一个应对之策。”

“哦?”

“现在武家不管在哪道哪州哪县种,每年每亩地,武家都会向朝廷常平仓粜卖五斗粮,”

一亩粜卖五斗粮,市价平粜入常平仓,

“这粮从哪来?”

“这粮从武家其它种粮庄子来,也可以是市场上收来,总之武家会按这个数,向田所在州县粜卖这笔粮入常平仓,”

“武家田里种,跟种桑麻并无区别,所产纺织成布做成衣服,不也还是满足百姓大众穿衣所需?”

马周道,“如果武家真能每亩田向当地州县常平仓粜卖五斗粮,倒也能堵住那些人的口了。”

“其实有些人不过是故意借机想要攻击我而已,”

武怀玉直言,以前关中不能自给,一年有百来万石粮的缺口,这是事实,但也主要是因为战乱还没来的及恢复。

就算说定都长安,京师人口会越来越多,每年粮食消耗上升,可缺口也不会太大。

在武怀玉把玉米土豆红薯这些在大唐开始传播种植后,其实关中基本上能够粮食自给的,许多百姓的口粮会以粗粮杂粮为主,麦粟稻等则大部份会流入市场,流入长安。

而另一方面,太平之时,入京的粮道也多,特别是峡州那边的水陆转运,以及那条运河打通绕过砥柱陕峡后,漕运能力大大提升。

大唐关东、江淮、山南等地,甚至是巴蜀、岭南的粮食都能运到长安。

真正要说会吃人,那得有个前提,就是当成为大宗出口商品的时候,它才具备吃人的条件,会大量占用耕地。而如果仅是大唐内部使用,是不用担心这个问题的。

何况,就现在武家那点种植量,不值一提。

跟现在桑麻种植量比,真是小巫见大巫,有人拿武家种说事,其实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,借口攻击罢了。

“等开始采收,你知道每个庄子,能为附近百姓提供多少赚钱机会吗?采,弹、纺纱、织布,提、印染,每个环节都需要很多人工,也能提高附加价值,

周边的百姓能得到赚钱的活计,增添收入,这总比仅守着那几亩薄田强多了。

你也知道,如果都种地,粮食就不值钱,现在斗米二三钱,百姓其实很苦。可权贵兼并田地却更加厉害,百姓连自己那几亩薄田都守不住······”

贵族豪强兼并土地这种事情,历朝历代都是没办法禁止的,因为土地始终是重要的生产资料,掌握着生产资料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收益,所以财富自然就会流入土地,土地兼并也会一直进行。

武怀玉这些年地越来越多,

连马周名下的地也越买越多,

其它所有权贵官员都是如此,甚至皇帝就是天下最大的地主。

如果大家都一边拼命兼并土地,一边只管种庄稼粮食,结果就是这世道就永远是农奴社会,贵族庄园奴隶主们过的很好,但绝大多数人不免沦为农奴,

必须得把部份劳动力引到其它地方去,可以是搞点作坊弄点店铺,或是搞个商队,又或是开个矿山,

以后还可以开拓边疆,总之,超过土地承受的富余劳动力得找到出路,要不然两极分化,很快就完蛋,当然,一般情况下,这个周期会有二三百年,循环往复。

武怀玉还是希望有所改变的,

马周似乎没想那么远,他反倒觉得武怀玉有时做的事情,让他有点担忧。

“你现在应当不止千顷地了吧?”

“嗯,确实不止,不过多是在边地,都是些不值钱的玩意,招个佃户雇个长工都找不到人,只能蓄奴,成本高。”

马周担忧的道,“贫者无立锥之地,而现在朝中那些权贵世家,却地连阡陌,甚至广蓄奴隶,我很担忧啊,”

怀玉知道他担忧的是什么,兼并了这么多土地,拥有那么多奴隶,甚至还兼营工商,要地有地要人有人要钱又有钱,这不妥妥的世家豪强么,这样的力量强大了,自然会严重威胁到朝廷。

汉代一直打压地方豪强,

而魏晋之时世家门阀更是左右朝堂,搅动天下风云,

“其实只要引导的好,把这股势力引向外,那么就不会内卷,反而能开疆拓土,兴盛华夏。”武怀玉道。

只要还能往外开拓,那朝廷和世家豪强间,还有很大的缓冲余地,

马周觉得这种皇帝与世家豪强共治的模式,也就是魏晋那种模式并不好。

“我知道你想要什么样的,是不是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

最新小说: 九龙神帝 血沙 重生之心动2008 无限修改神豪 重生1990之隐形富豪 从半岛摆摊卖水果开始 离婚后前夫哭着求复婚 千尸镇 四合院:听劝后,全院都羡慕哭了 战神归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