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9章 太子高明(2 / 2)

亲自来到樊川,把办好的手续送给承乾。

窦静跟几位下属都是感叹不已,

“太子咋想的?”

武家堡如今也叫下武堡,那不仅有建在潏水河上的水碾,后来还加建了风车磨坊,如今上武堡也在加建风车磨坊,下武堡的风车磨坊在这一带很有名,新鲜玩意,枯水季不用跟村民抢水也能带动大大的碾磨,一天能碾许多谷麦,碾出来的还细腻,加工费还便宜。

“瓜洲堡隔河对岸,还有八百亩地,原来也是裴家种瓜的,本是牛头寺寺田,现在也是司农寺在种瓜,殿下要不要?”

承乾一袭粗布短衣,皮肤黑了许多,窦静刚见面

可人家太子居然吃的那么有味,他也只能强忍着心中不适,把那肉吃了两块,都是硬吞下去的,嚼都没嚼。

手续上瓜洲堡这千亩地如今的新主人就叫李高明李大郎,高明那是承乾的表字,不过知晓的人不多,一般也没人敢直呼太子表字。

这顿饭好不容易吃完,窦静带承乾、怀玉一起到瓜洲堡,司农寺官员召来本地村民佃户,告诉他们以后这里的千亩地,就归这位高明公子了。

承乾特意换上了身长衫,略带上了几分老成,对着佃户村民们叉手,“在下高明,陇西李氏,家中排行老大,也是武公门下学生,如今买下瓜洲堡这庄子和千亩田地,有缘跟大家结成主佃关系······”

“这个倒不用,”太子拒绝了,他对这个庄子有很多自己的想法,并不是简单的想要弄个庄子到名下,然后什么都交给别人去管。

“瓜洲堡总共是九百八十亩地,另外原来的云栖寺旁还有二十亩的庄院,”

请瓜州堡二百多户村民吃上两顿饭,明早吃臊子面,中午吃八大碗,四荤四素,

村民们就算去终南山或是长安城里扛个活,也终究还是生活在这里,如今这新地主,看着年少,但人看着很好啊。

此话一出,被叫来的佃户,还有没在庄子上佃地的瓜洲堡村民,老少爷们妇女口水都快流出来了,虽说半信半疑,可人家那穿着青袍的衙门人,还是京城来的,都说这位来自陇西李氏,

那看着是个小娃娃的新东家,又说自己是隔壁武家堡的学生,近来樊庄变成武曲,换上新东家的上武堡的村民,据说现在可都是走大运,降租不说,还得皇帝免了一年租。

承乾直接从武家堡买来面粉,还请来了几个铡面匠。

他对庄户们的讲话,其实都尽量在模仿那天武怀玉到上武堡时的样子,简单介绍自我,然后就是宣布地继续租给原来的佃户们,甚至还把原来佃户们的上庄钱,也就是押租给退了。

铡面是京西岐州那边先兴起的一种面食做法,拿铡草料的铡刀把揉擀好的面条,铡成韭菜叶子般宽,下锅煮熟捞出,再加上时令蔬菜或是肉沫等,调入细盐、胡麻香油、葱姜蒜末等,再淋点香醋,那便是一道倍美味的岐州铡面。

至于说盐罐肉,其实就是天太热,肉无法保存,用盐腌制放罐里,然后吊到井里保存,吃的时候提起来割一块炒着吃,虽说盐腌,加井里低温,能够多保存些时间,但还是有点异味,肉也较咸,绝提不上好吃,特别是这肉可还是猪肉。

承乾便说要买下来,“能不能请老师出面悄悄帮我买下,”

相比起冷清云栖寺,现在这个曾经裴寂儿子名下的别业,现在倒是很热闹,村民们还在帮忙,为明天的宴请忙碌,减租还押的佃户们更加高兴。

太子不想用东宫名义买下并经营那个庄子,而是想用个其它化名,武怀玉倒也支持,便说不如就以李大郎名义买下,对外就说陇西李氏子弟,在此置别业。

怀玉站一边,看到承乾站在那里故做老成,其实能看的出他还是有几分紧张,更多的还有兴奋。

承乾在瓜洲堡逛来逛去,

“不愧是武相公的学生呢,跟武相公一样仁厚,咱以后有好日子过了。”

“可不,人家神禾塬武家堡,换成武家做东家,不到三年,村里人日子都好过了许多,三年都没听说谁家典妻卖女破家的,”

“可不,武家堡村民有个饥荒疾病或是婚丧嫁娶,找武家借钱借粮,从不收高利,借牛借犁,还可以换工抵,更别说武家还带着养猪,带着制刷子做皮子等赚钱呢,”

最新小说: 九龙神帝 千尸镇 从半岛摆摊卖水果开始 无限修改神豪 重生1990之隐形富豪 四合院:听劝后,全院都羡慕哭了 重生之心动2008 离婚后前夫哭着求复婚 血沙 战神归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