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风依旧 > 都市言情 > 唐朝好地主:天子元从 > 第433章 死不惧阎罗王

第433章 死不惧阎罗王(2 / 3)

,其它如牲口奴隶这些肯定也不是在东西市和新建的南市。

三市主要还是分类经营,大型批发。

坊内以生活便利为主。

对于选中试点的几坊,临街商铺改造都在坊中心,这里也多是普通百姓住宅,毕竟权贵高官之家,基本上都是住在坊的外围四面,好临街开门。

对于住改商,也不会有太多征收问题。

因为不会跟你谈太多,下个通知,你这里临街要改建,雍州有统一规划,改成什么样,都有要求。

你可以把这块地卖给雍州,也可以选择跟雍州合作改建,或者自己按要求改造,不同方案收益不同,但唯一相同的是,没有拒绝的权力,也没有漫天要价的权力。

这是比较霸道的一点。

可不这样也不行,稍退一步,一个拆迁改造,可能就会卡在那里动不了,到时这个同意那个不愿意,他要讨价还价,他要漫天要价,那什么也别做了。

雍州衙门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统一补偿标准,或是合作的分成方案,民部会负责监管。

眼下还只是试点,未来坊内街市的前景如何还不好说,总体来说,现在长安坊民对于雍州的这种征收拆迁方式还是比较满意的,不少人都直接选择了卖地拿钱,或是直接迁到其它坊给地安置,再给笔补偿款。

没太多人认清这坊市的未来前景,所以现在买地也有机会,买铺子也一样有机会,且价格都不高。

买下来不管是经营,还是以后出租,都无疑是很划算的一笔投资。

武怀玉本以为会遇到很多阻挠反对呢,可现在一切进行的非常顺利,让他不得不感叹大唐子民的民风淳朴。

钉子户不可能。

早上上朝。

得知一个噩耗,正二品的左光禄大夫,前洛州都督屈突通,那位早在隋朝就被人称为宁服三斗葱,不逢屈突通的以正直闻名的六百户实封功臣蒋国公,病逝长安。

享年七十二岁。

武怀玉几天前才刚给他画完画像,还奉旨给他看诊,当时他身体已经快不行了。

“赠蒋国公尚书右仆射之职,谥号忠!令其长子屈突寿不降等袭蒋国公之爵。”

屈突通历经北周隋唐三朝,归唐后一直辅佐李世民,忠心耿耿,长期为李世民镇守洛阳,经营关东大本营。

屈突通尽节于隋,又为唐忠臣,惟其一心。

痛失这样一个忠心又能干的大臣,李世民很伤心,下旨为之辍朝三日。

屈突通的身后哀荣极盛。

赐班剑鼓吹羽葆。

武怀玉也特地前去致奠吊唁。

每日依然忙碌。

主要还是民部这边,各道支度道新设,要选派精良能干的官吏,要建立规章条例,要拔款······

忙完那边,又得去雍州衙门。

南市已经开市,仍还在继续营建,而几个试点的坊中街市也开始动工。

最近京师犯罪率有点居高不下,为了改善京师治安,雍州联合刑部、御史台、大理寺还有六扇门和左右武侯卫,对长安开展了一轮严打的联合执法行动。

清查本地户籍人口,对外来京者,摸查登记,发放暂住证和身份牌,严查过所。

清查那些有犯罪前科者,或是无身份的浮浪不良,在雍州衙门前、各城门、各坊门处、东西南三市都设立了检举箱铜轨,长安市民可对不法份子和行为进行匿名检举揭发。

也可以到雍州、长安、万年衙门前敲登闹鼓报案告冤,对于那些欺行霸市、偷盗抢劫、作恶里坊的无赖流氓等重拳出击。

长安的东西徒坊,一时也是人满为患,许多无赖恶棍流氓都被判了徒刑,先笞杖一顿,送进徒坊,开始强制无偿劳役,每天戴着锁链修排水渠挖渗污井、铺路种树,改建坊铺、搬运漕粮、官营手工作坊打铁锻造、烧窑搬砖,

反正有的是活干,

每天起的比鸡早,干的比牛多,吃的比猪差,睡的比狗晚,敢偷半份懒就得挨皮鞭子。

这些徒刑,分为五等,一年、一年半、两年、两年半、三年,且不允许交铜赎罪。

雍州这次还特意为这次联合行动,弄了些临时短期徒刑,从拘役一个月,到三个月五等。

武怀玉规定这些严打行动中捉起来的徒刑犯人,不仅白天得干活劳动改造,而且晚上还必须参加一个时辰的学习。

学习忠君爱国,学习法律道德,每一旬还要考一次,不及格还要杖笞,甚至增加刑期。

所有这些徒刑犯人不仅不得交铜赎罪,而且不得以任何原因减刑。

抓进来了,就必须得好好改造一番才能出去。

长安做为帝都,还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地,可现在实际情况是这也是天下人口最多的一座城市,他的犯罪率也是天下最高的地方。

鱼龙混杂,官吏胥役、禁军卫士、僧道奴隶,甚至宫里的宦官、贵族勋戚家的豪奴家仆,大量的士子书生、四方商贾,甚至大量的胡商蛮夷。

想要管理好这样一座都城,确实不易。

武怀玉也没啥好办法,只能严厉打击,以敬效尤。

本来判了徒刑,一年徒刑,能交二十斤铜就免罪

最新小说: 完美人生[重生] 武道天帝 全科医师 七零小军嫂 我的成就有点抽象 华娱:我能进入梦境捡属性 武道霸主 大风水师 四合院之家和万事兴 画屏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