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章 第 52 章(1 / 4)

一张纸得来得并不容易, 以竹纸为例,砍好的竹子,至少要在水塘里浸沤三个多月,然后还要脱去青皮, 捶洗捣烂, 蒸煮几日后, 用草木灰水、石灰水浆洗……

人力物力,姜蓁可以加大投入, 但时间却是省不了的, 整套流程下来,制一批纸需要花四个月的时间。

不过姜蓁早就做了准备,让人提前挖了池子浸沤原材料, 给了作坊里的人许多试错的机会。

在重奖之下, 第一批合格的纸张,终于放在了姜蓁的案头。

想到自己以后可以不用每天批阅几十斤奏折练臂力, 姜蓁没按捺住激动的心情,提笔就想在纸上写几个字。

一个字都还没写完,姜蓁脸上兴奋的笑就僵住了。

“这墨怎么这么黏?”

她现在用的墨, 在竹简上写字倒没觉得有什么,放在纸上写,手感立马就变得很奇怪。

“还得让匠人调试一下墨水的配方才行。”姜蓁把笔放下,丧失了写字的乐趣。

【墨的配方发给你了,不用谢。】

【毛笔制作技术也发你了,不用谢。】

【桌椅图纸发给你了,不用谢。】

时代的每一点进步, 背后都有无数的技术创新, 姜蓁和直播间的人想揠苗助长, 就不能只单单扶持一样技术。

卫蝉替姜蓁抱来一堆竹简,看着书案上洁白如玉的纸,问道:“难道作坊这次产出的纸还不算合格?”

“合格了,可以让他们按照这个方法加大产量。”

除了纸之外,姜蓁又下发了一系列的研发任务,准备再另起几个作坊。

卫蝉提醒:“刘县令来的密信里说,最近蓝河县多了许多可疑人士,企图靠近公主的作坊,尤其是那个时常发出巨响的炸.药作坊。刘县令想建议公主把作坊都搬到都邑来。”

不单是炸.药,青瓷、水泥、精铁、纸……每一样对姜蓁来说都很重要。作坊里干活的人,是姜蓁买来的奴隶,作坊外也都有重兵把守。

在蓝河县这个地盘,有蓝河县的百姓帮忙监督,那些作坊都还算安全,可要是搬到都邑,那闲杂人等就多了去了。

而且不管是纸、水泥、还是精铁,都需要利用蓝河县的水利资源,搬到都邑来,成本反而还会增加。

生产上的事,姜蓁没让县令他们插过手,他们不了解情况也理所当然。

炸.药在卫国发了威,不止卫国会来打探,其余各国也都会派探子过来,为了自己老巢的安稳。

姜蓁干脆的说道:“在蓝河县的城外划一个工业区出来,除了炸.药作坊,其余的作坊都搬进去,这个工业区,要派重兵把守,不许闲杂人等进出。”

“可炸.药作坊才是探子最多的那个。”卫蝉小声提醒。

“炸.药太危险,不能在人多的地方做实验。”姜蓁淡定的说道:“把炸.药作坊搬到都邑来,我亲自的盯着,我不信他们能在我眼皮子底下拿到东西。”

作坊里安排的流水线作业,不仅能提高效率,对生产工艺的保密也有很大的作用,除了几个统筹全局的大师傅,其他人都知道得很少。而那几个大师傅的家人,都生活在姜蓁的地盘,他们不敢背叛姜蓁。

等把炸.药作坊搬到都邑,姜蓁才亲自见识到各国探子的疯狂。

“这是掉进作坊后山的陷阱里的?”

“是的公主,他想在山顶观察作坊内的情况。”

“那这个呢?”

“夜间翻墙被狗咬的……另一个是躲进粪车……还有一个想花钱贿赂匠人的妻子,被举报了……”

【怪不得蓝河县令晚上慌得晚上睡不着,这么多人惦记的,他不慌才怪。】

【这群探子真敬业,还真是啥招数都想出来了。】

【炸.药配方唉,谁不稀罕啊。连姜王都忍不住好奇来作坊围观过,其他人就更别说了。】

姜蓁的其他作坊,在众人眼里,不过就是挣点钱而已,虽然看着眼馋,但重要性不高。

可炸.药就不一样了,攻城利器,杀伤力巨大。事关一国未来,没人敢小瞧,哪怕填进去再多人命,他们也想把炸.药的配方拿到手。

有炸.药作坊在前面吊着,蓝河县那边的工业区都没人觊觎了,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都邑。

炸.药作坊的护卫队长有些头疼的说道:“公主,作坊周围不止有刺探情报的人,今日凌晨,还有人企图点燃作坊。他们用的是火.箭,应该是卫国人做的。”

以地下天然涌出的石油做燃料,火苗不易熄灭,要是把院子点燃,再引燃炸.药,作坊里的人说不定都得完蛋。

“卫军还真是不甘心,明明败局已定,还要垂死挣扎。”

姜蓁吐出心口的浊气,沉默了两秒,到底还是顾忌作坊内工人的性命,说道:“重新在深山里选个地方,悄悄把作坊里面

最新小说: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三国:献上毒计,刘备懵逼了! 吐槽节目:我怒怼百万家长 诱娇,军火大佬囚宠上瘾 抗清 隋唐小纨绔 舍弟诸葛亮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我的钓鱼游戏同步了现实 亮剑:每个兵都了不起